腫瘤患者能吃什麼?什麼東西不能吃?這是腫瘤患者及家屬非常關心的問題之一。有的病人認為,腫瘤患者免疫力低下需要增加營養,要"進補";也有病人認為,腫瘤與環境惡化、飲食不節有關,需要”忌口”。
中醫治療腫瘤積累了幾千年的經驗,中醫認為惡性腫瘤屬於陽氣不足、陰氣偏盛,多為陽虛、怕冷、血瘀造成。在治療過程中採用扶陽氣、化濕氣、軟堅散結等藥物綜合治療,包括用人參、黃芪、附片等扶陽氣的藥物。軟堅散結的藥物包括很多蟲類藥物,如全蠍、蜈蚣、地龍、土鼈蟲、水蛭等,以上藥物具有軟堅散結、消除包塊的功效。
中醫治療腫瘤還包括給予患者心理治療,鼓勵患者增加治療的信心,配合化療、手術等手段,以減輕腫瘤負荷。中醫治療腫瘤是身心調理,通過扶正祛邪來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,抑制腫瘤的快速發展,達到人體和腫瘤的共生狀態。因此,中醫治療腫瘤在整個腫瘤治療過程中,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不可或缺。
中醫認為腫瘤多由正氣內虛,邪毒侵入,加上生活習慣、飲食、情志、舊疾等因素,致使臟腑功能失調,氣血津液虧損與運行失常,導致氣滯、血瘀、痰凝、熱結、濕阻等病理變化,蘊結於臟腑組織,日久則成積聚。
第一,辨病與辨證結合。辨病即是對疾病的辨析,以確定疾病的診斷為目的,從而為治療提供依據;辨證是對證候的辨析,以確定證候的原因、性質和病位元元為目的,從而根據證來確立治法,據法處方以治療疾病。此二者結合更有利於對疾病的判斷與開方治療。
第二,扶正祛邪。扶正是以調臟腑、補氣血、平陰陽為主;祛邪則以行氣導滯、祛瘀散結、化痰軟堅、消熱解毒、利濕消積為法。扶正祛邪對晚期腫瘤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、改善生活品質、延長生存期等效果,而且還可以與現代醫學手段進行配合,減緩其副作用,加快患者恢復的作用,如與手術、放化療配合等。
第三,治未病。治未病是指以預防為主的防病養生謀略,包括未病先防、既病防變、已變防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。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,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防止術後復發、轉移。
扶正培本法
中醫學認為,正氣內虛是腫瘤發生、發展的根本原因。基於這種認識,扶助正氣、固本培元是腫瘤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思路,臨床應用廣泛,其中最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:
1、益氣健脾法;
2、滋陰養血法;
3、補益肝腎法。
上述促進腫瘤患者康復的中醫藥常用治法在具體應用於病人時,還需根據中醫辨證,結合病人的病情特點,進行有機地組合,在康復治療時將具有扶正、祛邪作用的各類不同中藥進行靈活地配伍結合,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。
清熱解毒法
清熱解毒法是以具有清火泄熱、消腫解毒作用的寒涼中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。中醫學認為,熱毒是腫瘤發生、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惡性腫瘤中、晚期患者常有周身發熱、疼痛、腫塊增大、局部灼熱、口渴、便秘、舌紅苔黃、脈數等熱性症狀,屬於邪熱內蘊,就應以清熱解毒中藥治療。
國內的研究工作表明,許多清熱解毒中藥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,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。同時,清熱解毒中藥能控制和消除腫瘤及其周圍的炎症和水腫,在惡性腫瘤一些階段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腫瘤發展的作用。
目前治療腫瘤常用的清熱解毒中藥有:半邊蓮、半枝蓮、蒲公英、白花蛇舌草、金銀花、連翹、龍葵、山豆根、蚤休、板藍根、魚腥草、紫花地丁、蘆薈、黃連等。